电影白鹿原影评?一亿投资,两度放弃,九年筹备,十年铸剑电影的改编应该是忠于原著的。电影白鹿原试图以全新的影像来阐述一种观念:电影不仅仅忠于原著,更应忠于电影艺术
电影白鹿原影评?
一亿投资,两度放弃,九年筹备,十年铸剑
电影的改编应该是忠于原著的。电影白鹿原试图以全新的影像来阐述一种观念:电影不仅仅忠于原著,更应忠于电影艺术本身。如何评价,见仁见智。
最形神兼备的是鹿三,一句“吃你妈的皮”骂出对儿子的怒其不争,瘫软在地上的叹气声释放出对宗法制度的无力和自己内心的悲怆。刘威不愧是老戏骨。
最残忍冷酷的是黑娃,一句:腰杆挺得那么硬净害人咧,一杠子打折了族长的腰杆子。冷冷一句,甭打,那是我大!明晃晃的刀指着鹿三……亲情在黑娃眼里为无物。段奕宏活脱脱的一个黑娃。
最勇敢的是小娥,双手被夹得鲜血淋漓,仍然呐喊:也比跟你舒服……,森严的宗法,动荡的时代,悲惨的命运。生得痛苦,活得痛苦,死得痛苦。
最传统的是白嘉轩,满口的仁义道德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 “道”。
最奸滑贪婪的是鹿子霖,骂儿子:鹿兆鹏,你把你大铡了,你提着你大的头邀官去!其实是为了和革命的儿子切割,继续抱着田福贤的粗腿。
最被淡化的是鹿兆鹏,留给观众的只剩下吃面的镜头,革命的篇章因此显得苍白。
最大改编的人物是白孝文,原著中自私贪婪狠毒的白孝文在剧中成了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,削弱了原著对于人性的挖掘。
最震撼的配乐是华阴老腔,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,端一碗燃面高吼秦腔。原始粗犷的吼声展现的是骨子里的豪放自由,大音希声。
最惊艳的色彩是广袤麦田的大片金黄色,象征着关中大地如大海般的丰饶。
最美味的食物是白鹿原汉子老碗里的油泼面,红殷殷的油泼辣子是关中裤带面最忠实的伙伴,伴随着筷子不停的搅拌,让人涎水蓄满了口腔。
最具有冲击力的镜头是黑娃和小娥在高高竖起的麦垛上的酣畅淋漓。粗犷浓烈的欲望,生命本能的原始冲动,返璞归真的生命力让人惊叹。
电影不同于小说,要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展现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,只能做出取舍,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儿。主要在于人物和情节上做了取舍。
人物上做了集中化处理:
像朱先生,白灵等角色都被舍弃了。类似于用大光圈镜头突出主要人物,虚化甚至舍弃次要人物。王全安实际对小说进行了二度创造,抓住了两个主题:恒定和繁衍。以白嘉轩代表着恒定,不变。他们年复一年在原上春耕秋收,不变中又表现着历史更迭,王旗变换。以田小娥代表着繁衍,通过小娥和几个男人之间的纠葛,表现女性特有的包容性。但是这种处理方式,反而给观众一种感觉,白鹿原被拍成了田小娥传。
情节上做了简单化处理。
白鹿两家三代人的争斗,渭河平原五十年的变迁,小说中很多情节比如巧取风水地,恶施美人计,黑娃落草,鹿三杀媳等都被简单化了。只是简单地把家族恩怨和爱情设置为正反两面,很多情节的缺失减少了由原本该有的情节而产生的张力。